Top

回应水星“优秀评论文赏析”

Posted on 星期三, 1月 16, 2008 at 4:29 下午

必须设立一个尽量低的标准来考察杨帆。

优秀评论文赏析
[水星] 于 2008-1-16 21:30:39 加贴在『经济人俱乐部』

杨帆事件中谁对谁错,一目了然。我很高兴地看到谴责杨老师的人很多。不过人数一多边际效益递减也就很明显了。再多我一个也没什么不同。既然如此,我乐得作一个旁观者,慢慢欣赏大家对杨老师的抨击。

在我看到的所有此类文章中,以薛兆丰的这篇最为犀利和简洁。此文完全可被称为评论文章的典范(见这里)。击节叫好之余,我做了一些评论和引申,或者说,进行一些赏析。缩进部分是薛兆丰原文,其他是我写的评论和引申。

不要让杨帆丑闻上升为学校丑闻

在杨帆丑闻中,接受处罚并公开道歉的应该是杨帆,而绝不是那个女生,否则太乌烟瘴气,太颠倒是非了。

开篇以干脆利落的几句话表明观点,鲜明而准确。这正是写好评论文章的关键所在。“乌烟瘴气”“颠倒是非”两个成语用得好,胜过唠唠叨叨的一大段话。

首先,杨帆在大学正式课堂上喋喋不休地漫骂学生长达五分钟以上,而且是漫骂留在课室而并没有逃课的学生,肯定不属于课程内容。视频录像,铁证如山。学生选课,家长付费,付很贵的学费,不是要听那样的漫骂的。那五分多钟的片段,拿到世界任何国家的任何大学,翻译成当地文字,不会有专家可以断定它属哪门学科。杨帆很不称职,而校方有责任监督并保证教学质量。

第一段表明观点以后,这里立刻开始论证观点。先从教师的角度说起。立足点不出经济学本位。确实,用不着说那些大词。学生付费,教师称职教书。这是对世间任何教育体系的最起码要求。如果连这也达不到,空谈什么尊师重教、师道尊严,又有什么意思呢?

其次,有学生中途离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两百多人的大课,免不了有这个那个同学有这样那样的需要,这在哪所大学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没人会大惊小怪。有各种可能,可能要上洗手间,可能要接紧急的电话,甚至可能是慕名而挤出仅有的二十分钟来听一部分课,都有可能。当然,也可能是表示不满。老师可以喋喋不休漫骂,学生就连离开的权力都没有?事实上,那位女生只是离开,并未表示出任何不敬。杨帆喝止女生的时候,一心想的是锁住学生继续接受他的口头发泄,何曾想过尊重学生的意愿?杨帆喝止学生,是他自取其辱的开始。

然后,从学生的角度论述。其中关于学生中途离场天经地义的部分,很有意思。我回想自己上大学时,确是如此。而且,这正是大学和中学的一个明显差别。我从高中刚进入大学,享受到这种“待遇”时,就像第一次被小孩子叫“叔叔”,很新奇的感受是,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

另外,“可能是慕名而挤出仅有的二十分钟来听一部分课”这句话可不是强词夺理。薛兆丰应该是听说过现实的这种情况——甚至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如果读者中有作老师者,真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在你的课堂上,那个中途离开的人有可能反倒正是你最忠实的听众。他冒着耽误飞机的风险,也要来听你的课。当然,你也就不能要求人家真正把这种风险变成现实了。

女生反问杨帆“你不觉得你讲这些很无聊吗?”这其实是任何耐着性子看完那五分钟视频实况的人心底里的自然反应。别说女生是在如实回答杨帆的质问,即使是其他在座的学生,也本来就有权随时举手向杨帆提问“你不觉得讲这些无聊吗”,以便提醒杨帆言归正传。课堂秩序是靠师生双方共同维护的。接下来,杨帆要学生“滚”,是斯文扫地的辱骂。试问是谁该向谁道歉?女生处变不惊,回应“我干嘛要滚出去啊,我走着进来的就走着出去。”说得真好,不枉父母交的学费!老师要学生“滚”,学生就无权答“我要走出去”?这是哪个朝代的师道尊严?动手拉扯女生,则是暴力骚扰,是谁给杨帆的权利?

这一段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指出女生的处变不惊和对答精彩。那女生的话我此前在网上也看到了,却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精彩所在。经薛兆丰这一说,可不正是如此!更绝的是,在夸奖女生时说:“不枉父母交的学费”。这句话从论述角度来说是旁敲侧击、迂回包抄,出乎读者的预料,但尤为生动有趣。而且,熟悉薛兆丰的读者读此应会心一笑。薛兆丰在这里实际上又一次点到了他对教育功能的观点——教育可绝不是仅仅为了学学书本知识。敏捷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正是受过教育的人相对于未受教育者的一个极大优势。

我设想,如果我是那个学生,当众被人骂“滚”,会怎么回答。想来想去,我还真做不到那么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估计我的反应是:一、破口大骂,如,滚你MABI、你MABI滚、你丫说谁哪、我CAO你大爷、你老丫挺的找抽呢吧,等等。二、不带脏字的谩骂,如,如果我换了你,早扎茅坑死了!你不害臊,我都替你害臊!你知道寒碜多少钱一斤吗?亏你这一把年纪,你这一辈子,我送你俩字儿——白活!我怎么看你那么像疯犬,我好怕怕耶……等等。这些反应,痛快固然痛快,但显然低级多了,而且拖泥带水,令人侧目。估计薛兆丰看到了,多半只能捶胸顿足——真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再有,杨帆怒不可遏地在学校网站公布逃课学生名单,声称他们将不及格。这个时候,校方有理由暂停杨帆的评分权,因为杨帆已经丧失理智,丧失冷静,丧失保持公正的能力。在没能让学生和家长确信杨帆具有或恢复这些能力前,他给学生的期末分数是不公正的、不能让人信服的、将对众多学生的履历造成永久负面影响的。校方有责任保证学生得到公正的对待,哪怕他们做错了事,也仍然要得到公正的、恰如其分的处理,而不是出自一个不称职在先、辱骂学生在先、动粗行暴在先、扬言报复在先、而且至今不思悔过的人的处理。

这第三条理由显然和薛兆丰法律经济学学者的身份很有关。他在这里使用的都是类似司法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暂停杨老师的评分权,这是“以直报怨”的做法,非常绅士,非常法治。如果在这里疾呼什么“把姓杨的轰出政法大学”“这样的败类还留他作甚”“杨某人根本没有当老师的资格”等等,未免就情绪化了。这可不是法律人惯用的文辞和句式。

“让学生和家长确信杨帆具有或恢复这些能力”,这又是一句逗人乐的话。看到这句话,我马上就想到电影电视中的一些美国司法案例,某些曾经的凶蛮之徒,比如虐待妻子儿女者,比如冲动之下使用暴力者,在法庭上,他们基本上都表现得乖乖的,像温顺的小猫一样,衣着整洁,举止温和,甚至连高声说话都不敢,为的就是让法官席上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糟老头子/衰老太太——确信——曾经的蛮徒已经完全恢复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会再对他人构成威胁了。想想咬了霍利菲尔德的泰森,为了重获拳击执照,在听证会上,面对着几个老头子,西服笔挺地坐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吭一声,完全看不出当初的凶恶样子。如果换个社会,那很可能是个无法无天的家伙,可在那里,规规矩矩才是他的最佳选择。

我很向往这种文明制伏野蛮的状态。可惜,我周围的现实还远远没有实现这一点。在我们这里,往往还要依靠更粗的胳膊、更高明的搏击术、更多的好勇斗狠才能制伏野蛮。也正因此,才会有杨老师这样的人。

我读过一些评论,可惜它们主要是在说一个好教师应该如何,而我要说的是差的教师也不应该如何。朋友告诉我,杨帆之流的丑闻在国内并不罕见,罕见的是它被整段搬上了国际互联网。感谢录像的学生!如果杨帆丑闻不是以杨帆接受处罚和公开道歉为结局,杨帆丑闻就会从个人丑闻上升为学校丑闻。

这段话的重点所在无疑是最后一句。这句话当然是写给学校当局看的。他们可以认为这是个威胁,但如果他们足够明智的话,就会更愿意把这看成一个告诫。

不过,对杨老师来说,这句话无异于一盆泼头冷水。杨老师现在想要自保,就只能求助于“外部性”,可薛兆丰也正用了“外部性”给他来了沉重一击。这种一针见血的犀利评论,你可别指望会经常读到。

以下是薛兆丰的回应:

水星的点评让我大笑,那么我也补充几句。

1.  由于整件事情荒唐,可取笑的地方就很多,影响国家安全啦,影响奥运啦什么的,我想难道就不影响三峡畅通、不影响熊猫交配吗?但扯远了就散了。一些报道,例如卖光盘卖书等,我相信是真的,但鉴于杨帆是一个其德行能说出“受人怂恿来搅局以致影响国家安全”的话的人,所以即使要扯清楚“煤是黑的”可能也得费些功夫,所以我为了简单起见,选择了那段视频,就讨论那段视频。

2.  开门见山总是稳妥的写法。想象一下,如果全文开头是“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首先是传道……”,如果这样开头,这篇文章就不知道写到哪里去了,自己写着写着都控制不了了,和唱歌定调是一个道理。萧瀚老师就有点这个问题,越唱越高,中华民族,百年兴衰去了,不是说得不好,但以我的能力,感觉就驾驭不了了,所以守住“就事论事”的原则。

3.  不少评论是在说好的课堂纪律和师生关系应该如何,问题是那都是高标准,不能用来衡量杨帆的所作所为。要谈好的老师怎样,我脑海里涌出的事例太多了,有趣和感人的插曲都有。但我们现在谈的是杨帆,所以不可能采用那些标准,不能像有些人说德国的课堂是怎样的,美国的教授是怎样的,那些毕竟是人家培养诺贝尔得奖者的教学办法。我们必须尽可能设立一个足够低的标准来考察杨帆。

4.  当然,我很惊讶在视频上看到杨帆喋喋不休的漫骂。这就是政法大学的上课?他来教两百号成年人怎么做人?他的课程名称是什么?谁聘请他教怎么做人了?上课要讲正题,这是一个很低很低的标准,但杨帆没有达到。

5.  大课室中途有人离场,这是什么事情?记住,我们现在是要设立一个最低的标准。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20节课中,允许有一次不得不中途离开,那么他在一堂课中一直坐着不走的概率是19/20,即0.95,两个学生同样一直坐着不走的概率则是 (0.95)2, 两百个学生都坐着不走的概率是 (0.95)200。换言之,一堂200人的课中,出现至少有一个人离场的概率是 0.999965(=1-(0.95)200)。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概率。换句话说,一个只要曾经教过200人大课的教师,就一定见过有人中途离场的场面。这是我说杨帆喝止离场女生是“自取其辱”的数理依据。不是根据发达或欠发达国家的教学惯例而设定的标准,也不是根据好教师如萧瀚所设立的标准,而只是一个数理统计规律。

6.  评分公正,教授要在理智的状态下评分,这也是很低很低的标准。这个分学生是要背一辈子的。多一个不及格,学位都会丢了。拿着评分权耀武扬威,颐指气使,是做教师的大忌,是严重违反行业操守的行为。偷偷摸摸都不行,杨帆还光天化日地张扬,还去学校网站张贴。这一点几乎没有人提及,是失了重点,失了一个致命的重点。

薛兆丰
2008年1月16日

相关阅读

  1. 不要让杨帆丑闻上升为学校丑闻
  2. 深大过去的魅力
  3. 教育是选拔人还是培养人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