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宏观调控忽视微观基础

Posted on 星期一, 12 12 月, 2011 at 6:16 下午

宏观调控往往缺乏微观基础。它们忽视了人们分辨形势、权衡得失、寻找对策所必需的时间和成本,从长远来看只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但它们为什么还大行其道?因为它们可能暂时有效。

《经济观察报》之“法律、管制与经济增长”专栏(24)

宏观调控忽视微观基础

薛兆丰
2011年12月5日

两周前到沈阳参加校友活动,为了确保不耽误周六晚上的授课,我坚持要在周五晚返京。预留大约24小时的缓冲时间,算是体现了我对授课的重视。不幸而猜中,沈阳在周五中午飘起了今年第一场雪,到晚上大部分航班取消,而我只得改乘火车,比预期晚了大约三小时到家,算是一场行程的意外。

穿州过省,几个小时误差,值得现代人大惊小怪、抱怨一番了;但回想古人,十天半月恐怕是常事;而如果是从边陲出发上京考试,那恐怕得预留一年半载,为沿途发生各种“聊斋志异”式插曲预留时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古时人们预留的“时间库存量”极多,而今人极少,这是古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较大、今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较小的缘故。

这是经济规律:不确定性越大,人们就需要越大的库存量或缓冲区来应付。计划经济年代,供应匮乏而多变,有条件的家庭都会尽量囤积食品和货物,以备长期消耗之需;而工厂为了确保生产能持续不停,有时得保留整整一年所需的原料。到市场经济时代,物流稳定后,人们就不再需要存储那么多物品,而人们因此赢得的,是省却的库存成本和灵活的应变机会。

楼道里的消防设备,也是因为不确定性而存放的。要是肯定不会发生火灾,那么这些消防设备就是浪费;然而,只要存在火灾的可能,那么闲置的消防设备就不是浪费。商人投放广告,只有少部分是收效显著的,但恰恰由于不知道哪部分收效显著,所以整套推广计划就未必是浪费。

基于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市场上或许有相当比例的住房处于空置状态,但是由于房价的走势并不确定,更确切地说,由于房价上涨的速度并不确定,所以人们选择让自有物业空置,而不是急于出租或转售,就是理智的选择,而空置也不是浪费。不难想见,业主们一旦确信房价即将持续下行,他们就会迅速出租或转售房产,从而推低整个市场的住房空置率。

再转到劳动力资源上去:由于资源稀缺是人类面临的普遍约束,所以世界上总是有大量的、充分的工作可做,然而其中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是人们认为其回报足够大而值得去做的。人们必须花时间去寻找这样的工作,而不是一见到工作就做。由于不能一眼判断一份工作是否值得做,所以人们花时间在就业市场上寻寻觅觅,就可能不是浪费。

这是说,为了应付不确定性,人们必须付出代价,包括库存、闲置、等待和寻觅。然而,当代价超出物有所值的限度,供应者就必须改变生产和投资的计划,以应付逐渐被确定为长久地改变了的新需求。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往往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规律,深刻地主导着人们的应变措施的规模。这个规律有时称为“投资乘数原理”。

投资乘数原理是指,当需求量保持逐年稳定、而投资规模已经与这一稳定的需求量相匹配时,新增的投资量就很低,它只要足以补充每年损耗的设备即可。然而,一旦需求量出现加速增长,那么人们就不仅要补充耗损的设备,而且要提高设备投资,来满足需求的增量。用简单的数学可以推断,这两类设备的增量相加后,投资增幅将变得十分显著。换句话说,需求的增量加速,会导致投资大幅增加;而需求的增量减速,则会导致投资大幅减少。

这构成了一幅有机的图景:人们并不喜欢仓促行事,而是宁愿付出库存、闲置、等待和寻觅等诸多代价,来应付暂时的、未经确认为永久变化的需求波动;而与此同时,需求波动一旦被确认为永久的改变,为了满足需求量的小幅度变化,人们就不得不对生产投资作出大幅度的调整。在这过程中,人们要是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那么生产投资也就不得不再次作出大幅度的调整。这些“微观因素”交替发生,就会形成繁荣与衰退的“宏观效果”,反复造就所谓的“经济周期”。

必须指出的是,是“微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宏观效果”;是活生生的个别现象,构成统计意义上的平均水平;是每一组具体的约束条件下的调整,改变了经济全局的走向。然而,形形色色的宏观调控,要么冠以“货币政策”之名,要么冠以“财政政策”之名,往往都忽视了上述因果关系,都试图以掩盖事实真相、歪曲价格信号机制、拖延结构调整步伐等方式,来用未来更大的损失,换取眼前的短暂收益。

比如,一些经济学者认为,通过制造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失业率。他们把这种办法称为“货币政策”。实际上,这是在用超发的货币来误导那些正在与不确定性作斗争、正在寻觅合适自己的工作的人们。结果必然是,大量失业者暂时找到了工作,失业率暂时下降;然而,当通货膨胀难以为继时,失业率将再度攀升,而在此期间资源错配的损失则由全社会来承担。

又比如,一些经济学者认为,通过政府增加开支,可以扩大需求,从而挽救步入衰退的经济。他们把这种办法称为“财政政策”。实际上,这是用政府大手大脚的开支,排挤和代替私人精打细算的开支。结果必然是,短暂的繁华带来大量味如嚼蜡的政绩工程和大笔政府债务;而这些债务要么由国民及其后代通过纳税偿还,要么由政府通过制造通货膨胀、从而掠夺国民手中的货币购买力来偿还。

过去大半个世纪,经济学家发明了许多曲线和方程,论证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暂时改善“就业率”、“经济增长”和“贸易平衡”等宏观指标的能力。然而,宏观调控往往缺乏微观基础。它们忽视了人们分辨形势、权衡得失、寻找对策所必需的时间和成本,从长远来看只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问题是,它们为什么还大行其道?因为它们可能暂时有效。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