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不住的眼球——也谈科技概念股
经济学者预测股市走向的本领,一向乏善足陈。不过,至于其他人,顶多也只能打个平手。但这并不妨碍我这篇文章的三个话题:一是为什么谁也不能准确地预测股市走向,二是为什么购买了好的股票还是未必能赚钱,三是中国科技概念股的发展遇到了什么实际障碍。
圈不住的眼球——也谈科技概念股
薛兆丰
2000年3月25日《IT经理世界》2000年第7期
股市的测不准原理
谁也不能准确预测股市走向——这个结论非常有趣,我保证值得您集中15分钟的精神细看下去。
先让我介绍4个环环紧扣的概念。(1)股票是一种耐用品,是一种预期在未来很长时间里,能够不断产生收益的商品。(2)股票的收益,就是分红或者扩股。分红越多,扩股就越少;反过来扩股越多,分红就越少。分红和扩股的总和,就是股票能够产生的收益。(3)股票的价格,是股票未来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也就是说,股票的当前价格,是将该股票未来各期收益值,按照利率水平,贴现为当前现值的总和。(4)股票价格的变动,是人们对股票未来全部收益预期的变动。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只股票,它保证在今后每年每股分红10元,永远不扩股,市场利率永远是10%,只要这三点确定下来,那么这只股票每股的当前价格就是100元。这100元,是这一股股票在未来无数年里产生的收益、通过10%的贴现率、逐一折算为当前现值的总和。换个角度来理解:只要拿着100元,就可以在10%的市场利率下,在未来无数年里,每年都获得10元的利息,而永远无需动用、也不增加这100元的本金。
人们现在愿意花多少钱买一只股票,取决于他们预计将来能从中获得多少。如果当前的信息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对未来事件的预期,那么价格现在就会发生变化。任何现实事件的变动,如果已经在预料之中,就不会改变价格。这里两个要点是:(1)股票的当前价格,取决于预期的未来收益;(2)有关未来事件的信息一旦发生变化,价格现在就会马上发生变化。
只有未能预见的事件,才能导致当前价格变动。如果一场风暴已经摧毁了农作物,那么这家农场的股票就会马上滑落,而不会等到收割的时候才滑落。未来变化的信息,也就是意外,是不可预测的。要是它们能预测,就算不上意外或变化了。如果尽人皆知的利好事情肯定要发生,那这就成了当前的信息,而且体现在当前价格之中了。我们不是说事物发展是没有规律的,而是说人们对世界的预期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不是未来事件的走势,决定了价格的走势;而是有关未来事件的信息被披露的走势,决定了耐用资源价格变化的走势。
“当前价格反映未来预期价格”这一原理,引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过去相继价格的图线,不能提高你投资盈利的机会;你钻研那些图线,也不能增加你获得更高回报率的机会。也就是说,你再也不要煞费心机搞研究,推断哪些股票最可能盈利了。一切图表、曲线以及一切有关“支撑位、大势、转折点”的高论,都是想入非非、白日做梦。随便选一只股票就得了;向全部股票列表投飞镖也行。
理论讲完,我们回到科技概念股的热潮。现在不是无法预测象Tom.com这样的网站能不能赚钱,空空如也的东西岂能挣钱,它的招股书任凭财技高手如何折腾,也难以说出几条令人信服的挣钱门道来;现在难以预测的是,人们什么时候才能梦醒。难以预测的,不是Tom.com本身的盈利能力,而是人们的想法什么时候改变。尽管我们相信,人们的想法最终要变化、要向现实低头,但仅仅说“最终”是空洞的,说出确切的时间才有价值。遗憾的是,经济学对此无能为力。
绩优未必赚钱
60年代,生产照相器材的宝丽来公司是当红的宠儿,在市场竞争中势如破竹,股价被抬高到95倍的市盈率,其后14年,它的年增长率均超过40%,而且前景一片看好。
IBM公司在1967年成为世界上价值最高的股票,而且这个宝座一坐就是6年。这家盛极一时的电脑制造商,享受着丰厚的边际利润,多年来没有人是它的对手。它的市盈率曾经到达50倍,而自从50年代起,它的年增长率一直超过20%,更何况,当时人们就已经看到,未来属于科技进步。
然而,那些购买了这些前途无量的股票的股民,焉能无憾?宝丽来后来发展蹒跚,在随后足足30年,股东的总回报率都是负数。而IBM,尽管L. Gerstner力挽狂澜,但过去20多年,它的回报率不及标准普尔500指数股的一半。
这些例子是典型的,它们说明,一家公司即使的确充满生机,但在足够高的股价下,它的回报率仍然是趋向平庸。一家股票的价值,在于它的售价能够超过成本价多少,而不在于它的售价多少。科技进步翻天覆地,是有目共睹的;全人类兴奋雀跃,是理所当然的; Microsoft、Yahoo!、Intel、AOL、Amazon正领导潮流,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一切,都不意味着购买这些公司股票的股民,比向全部股票列表投飞镖的股民,能够事先确保获得更高的平均利润。
概念化的中国科技股
中国科技概念股的实际障碍首先是知识产权缺乏保障。问题不是立法、印刷、分发、执行那么简单。今天的中国,呐喊“盗版有理”的人尚被当作民族英雄,而西方早在公元15世纪就已经将无形的知识看作一种财产权,千方百计对它进行界定、评估和保护了。18世纪末,欧美出现了正式的专利法规,通过法制来保障对知识的投资,极大地鼓励了知识的进步。西方法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的经验积累,跟请著名设计师在中国建造科技工业园不一样,不是我们10年、20年时间可以引进和吸收的。
其二是缺乏资本投资的经验和法规保障。一群小伙子,你不搞清楚谁有病、谁没病,就不会把女儿嫁出去;如果缺乏有效的保障,也不会把女儿嫁出去。有些产品,象面条、包子、苹果,是比较容易鉴别好坏的,投资人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就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但高科技的产品,象操作系统、生物工程、核子碰撞、卫星通讯等技术的开发,投入巨大,成果却无影无形,甄别其未来价值的难度,和制约科研人员的败德行为的难度都很大。这需要投资者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既包括科技知识,还包括市场知识和融资知识,这样的人才在中国凤毛麟角,而那些不求甚解、任意杜撰经济学原理的“IT理论家”、用写史诗的手法讨论市场动态的“互联网分析家”,是不顶用的。
其三是中国的电子商务,在网络硬件平台、货币支付体系、物流交付体系、权益保障法规等一系列的环节,都仍然十分幼稚,用这样的体系来进行交易,交易成本不是减低了,而是大大上升了。换句话说,要推动这些环节从幼稚走向成熟可靠,一样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农民互联网购物无疑还是天方夜谈,而居住密集的城市居民,是拨号、连接、浏览、选择、输入、然后等待方便呢,还是下楼走几步方便呢?这就是现在香港的几家连锁超市,将“苹果直销”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
最后,恕我在数字英雄们的股票套现前发问,如果网站公司最终不能上市,那么用掉了的风险基金,靠什么来回报呢?据我了解,一些网站公司的确有很多阔佬争着投钱,甚至弄到要打官司。那些钱用来做什么呢?一是急速的机构膨胀,各地建立分公司;二是做广告,大城市里最好的招牌少不了“.com”的广告;三是为客户建网站做网页。但现在根本能吸引投资者的,肯定不是财务报表,而是动听的故事。
不要再把“圈地运动”和“圈用户的眼球”两者相提并论了。地圈了就是你的,排他的,不流动的。用户的眼球此刻圈了,下一刻就能跑掉,弹指一挥间,何况用户还能学会避开屏幕的广告位置,直击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网站公司在大街上为自己做广告的支出,与在自己网页上替别人做广告的收入,两者能比吗?
显然,网站公司如果不能上市,就要破产一大批;当有实质业务的企业,如银行、汽车制造厂、航空公司、贸易公司等亲自出来做自己的网站的时候,单纯的网站公司,就更难以回报当前的巨额资金投入了。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