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Posted on 星期六, 29 6 月, 2013 at 8:23 下午

贝克尔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日前上市。它适合经济学学生、时事评论员、以及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学者。不管是谁,看完本书都会说: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经济观察报》之“法律、管制与经济增长”专栏(43)

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为《生活中的经济学》序

薛兆丰
2013年7月1日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与其夫人吉蒂•贝克尔(Guity Becker)合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Life)》日前上市。我荣幸应邀撰写中文版序言。意犹未尽,让我再补几段,成为本期的专栏。

一位社会学博士生告诉我,在社会学界,有许多学者排斥经济学思维方式,对像贝克尔教授这样肆无忌惮入侵社会学领域、以经济学的方式来研究婚姻、生育、犯罪、宗教等社会学传统领域的经济学者,更没有什么好感。其实,这种情况在经济学界内部,也很常见。有一年,我上完“法律经济学”的导言课后,我的助教——经济学研究生——就走来表示不满,说经济学只能研究“与金钱和市场有关的经济”问题,而法律、道德、习俗等现象均“与金钱和市场无关”,所以不能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市场归市场,生活归生活,这恐怕是世人对经济学最深的误会。他们以为,只要不涉及商品、价格和市场,那么人的行为和选择,就只与亲情、道德和文化相关,而不受任何经济规律的制约。所以不难想象,当贝克尔教授最初提出“生儿育女”可以与“购买耐用消费品”相提并论时,别说经济学的门外汉,就连专业经济学家,绝大部分都坐不住了。

令人坐不住的论述,在这本书里比比皆是:政府不应该管制油价、最好的产业政策就是不扶持任何产业、义务兵制只会对军队造成危害、应该废除保障工人利益的劳动法、“同工同酬法”只会伤害妇女权益、资源将要耗尽的预言只是庸人自扰、政府不应该直接资助公立学校、毒品应该合法化……这些似乎都不是“经济”问题。

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这些题材不仅都变成了经济学研究的典型领域,上述观点也逐渐构成了自洽和相联的体系。换言之,这部文集所讨论的种种话题,成了检验市场经济信念的试金石。一个读者,如果反对这本书的绝大部分观点,那么他很可能是对经济学思维一无所知的;如果他赞成这本书的绝大部分观点,那他很可能已经融会贯通了经济学分析方法;如果赞成和反对各半,那他很可能还需要加强举一反三的练习。

这是说,本书精彩纷呈的观点,背后有着一以贯之的逻辑: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需求之间的取舍,哪里就适用于经济规律,哪里就自然是经济学研究的地盘。我曾经在这个专栏里概括:人类普遍面临至少四种约束,即“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和“需要协调”,而为了应付这四种普适的约束,各种各样的规则、制度、安排、法律、习俗、道德便应运而生,而它们的存亡兴衰,其实都是受经济规律所主宰的,关键只是要将它们找出来。

人确实有选择制度安排的自由,但没有逃避其选择所带来的后果的自由。正是基于这种逻辑,经济学本身,还有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在过去半个世纪都经历了视角和方法的革命。这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革命,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而加里·贝克尔教授本人,正是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之一。

在1955年,年轻的贝克尔以论文《种族歧视经济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指出,歧视者必须承担代价,而市场竞争能减少种族歧视。作者深信,人们总是以稳定的偏好,根据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在谋求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经济学家阿尔钦(Armen Alchian)的女儿告诉我,当年阿尔钦读到贝克尔的博士论文时便赞不绝口,说此人将来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阿尔钦的女儿反问:“可现在并没有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啊?”事实上,到1968年才开始有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毕业论文开始,贝克尔便一发不可收拾,他继续把“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收入最大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到诸多的“非经济”领域,包括犯罪、毒瘾、执法、刑罚、家庭、离婚、生育和教育等,从而引发了经济学对社会学、法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的革新,而他的贡献也终在1992年获得了诺奖。

问题是,怎样看待经济学帝国主义在其他学科内受到的排斥?首先,强调经济规律本身,并不否定其他规律的同时作用。一个人跳楼自杀,除了可以有物理学、医学和法学的解释外,还可以有经济学的解释,这些解释尽管针对同一事件,但它们之间并不排斥。这是说,既然我们从不谴责什么“物理学帝国主义”,那也就没有理由担心“经济学帝国主义”会夺走社会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的饭碗。

其次,经济学往往朝抽象的层面提炼规律,而社会学和法学等则注重细节的描述和梳理,这两者应该互相补充而非互相排斥。这正如一幅有用的地图,它既不可能反映所有细节,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侧重和视角。带着经济学的视角来尊重和重视社会学家和法学家提供的细节,恐怕是试图从事这个交叉领域的学者所应有的治学态度。

本书是贝克尔教授(在其夫人吉蒂的协助下)在长达十年时间里对日常经济现象作深刻思考和浅白解释的结晶。它尤其适合三种读者:一是数学训练有余、世事所知甚少的经济学学生,他们在这里得到的不是乏味的维生素,而是香甜有肉的苹果、鲜橙和香蕉;二是道德感有余、分析力不足的时事评论员,他们在这里得到的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因果规律;三是对经济学怀有戒心的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学者,他们在这里感受不到咄咄逼人的气势,有的只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新范式。但不管是谁,看完本书都会说: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图书信息

41JmgOa7JQL._SL500_AA300_
生活中的经济学 [平装]
加里•贝克尔 (作者), 吉蒂•贝克尔 (作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6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Economics of Life
平装: 337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11422006
条形码: 9787111422006
商品尺寸: 24 x 17.6 x 2 cm
商品重量: 599 g
品牌: 机械工业出版社
ASIN: B00D9ZJ32E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

Comments are closed.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