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李子旸:铅笔经济研究社正名

Posted on 星期三, 11月 4, 2009 at 4:02 下午

想起“一份报纸的理念”:我们的朋友不是靠装聋作哑和八面玲珑换来的;如果我们有敌人的话,我们也不会向他们绥靖求和。

看了子旸的铅笔社正名,写得真好,想起一句话,一直不知道怎么翻译。那是1951年《华尔街日报》创刊那天,在评论版上的“一份报纸的理念(A Newspaper’s Philosophy)”的最后一句。原文见http://www.opinionjournal.com/about/newspaper.html

We have friends but they have not been made by silence or pussyfooting. If we have enemies, we do not placate them. 

向《古典自由主义》译者陈青蓝先生请教。同时把信转发铅笔社其他成员。陆续收到的译文是:

陈青蓝:我们的朋友不是靠装聋作哑和八面玲珑换来的;如果我们有敌人的话,我们也不会向他们绥靖求和。

李子旸:友贵为诤,若敌,唯拒之。

江小鱼:不意因乡愿而结友,不惧因率直而致敌。

文笔一个比一个好。我们还只是在做人,难免有圆滑的时候。但要是办份报纸的评论版,我真希望照这个规则办。

子旸的文章附在下面(或见这里)。

兆丰

铅笔经济研究社正名

李子暘(铅笔经济研究社)
2009年11月4日

一些朋友来到我们这个网站,看来看去,似乎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内容。还有一些朋友,对我们总是为市场辩护、为自由辩护的言论感到有些不耐烦,认为我们应该多谈谈“真正的”经济问题,比如投资策略、市场分析、企业前景预测什么的。

恐怕这些朋友的要求和希望不会得到满足。在这里,我想把铅笔经济研究社的定位解释一下。

铅笔经济研究社,这个名字,不同的断句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的断句是铅笔/经济研究社。在这种念法下,本社和北京经济研究社、江南经济研究社、美国经济研究社(这些组织可能并不存在,我随便说说而已)之类的组织没什么区别,都是研究一般的经济问题的组织,只不过地域、组成有所不同。为了说明这些不同,在“经济研究社”前面加一个修饰、说明性的名词。

但正确的断句应该是这样的:铅笔经济/研究社。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不是泛泛的、普通的经济学,而是与某种特定社会经济形态有关的经济学,这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我们称之为铅笔经济,更常用的说法是自由市场经济。

至于为什么把自由市场经济称为铅笔经济,诸位一定早已知晓。就是来自美国人L. E. Read的那篇著名文章I Pencil(网友里德对这个典故一定格外熟悉)。

铅笔经济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广泛的协作,并且,这种协作是自愿的、无中心指挥者的、非常复杂的。具有这种协作体制的社会就是自由市场社会。我们赞同这种社会体制,希望中国也能具有这种社会体制,我们为此而努力。

那么,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呢?

铅笔社的成员,除了一两位较年轻的以外,基本都出生于1970年代前半期,年龄比改革开放的历史稍长几年,经历了改革开放迄今为止的完整过程。在我的生活经验中,持续的变化是最大的特征。这种变化既包括外在的环境,更包括内在的思想。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定位。人是需要某种思维基础的。这种基础为你提供思维的起点和方式,为你提供判断对错的标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思维基础是几经变换的。当我最终确定下稳固的思维基础时,互联网帮助我结识了铅笔社的其他成员,让我遇到了同道。我们组成了铅笔经济研究社。

事后回想起来,这种思维变换似乎就是抛弃在学校教育中学到的大部分知识。不过,这样说是太简化了。这个过程是充满困惑、犹豫、矛盾的过程,但也是充满乐趣、激情、满足的过程。

铅笔社最初尝试着在社会发言时,是抱着学生的态度的。我们相信那些年长者们说的话。但逐渐的,我们感到,那些高高在上的意见领袖、社会导师们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我们已经放弃的,或被我们的分析证明为错误的观念。难道是我们错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探讨以后,我们终于意识到,大多数流行的观念和说法是错误的。看到错误居然如此广泛地分布,我们这些一直读标准教科书成长的人实在有些惊诧。但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世界就是这样。真理是稀缺品中的稀缺品。尤其当人们谈论经济学问题时,谬论永远是大多数。

我越来越以为,经济学的最大用处,其实就在于反对谬论。

铅笔经济研究社正在努力反对谬论,反对形形色色的攻击自由市场体制的谬论。这些谬论,或者来自特殊利益集团,或者来自故意搅混水者,但更多的,是来自糊涂的头脑和错误的观念。

那么,那些“真正的”经济学问题呢?比如投资策略、股市分析。我们并不轻视这些知识和工作。但从事这些行当的人,已多如过江之鲫。铅笔社再增加一个,意义并不很大。相反,在基本观念和基础知识上为自由市场辩护的言论却在越来越少。在这方面,铅笔社努力做事,边际效应较大。

而且,虽然不轻视其他人,但我们也坚持认为,在公众中普及、传播自由市场体制的基础观念和基础知识,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尤为重要,也更值得作为我们长期致力的目标。我们并不是在无私地做这件事,实际上,从事这个工作,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自我满足和精神愉悦。

曾经的一些朋友,和我们分道扬镳,但更多的新朋友,正在走近我们。但愿我们不会辜负这些朋友的信任和支持。

相关阅读

  1. 为什么要读经济学
  2. 经济学的免责声明
  3. 火车票价还不够高
  4. 愈让步,愈进步!
  5. 失业不是浪费
  6. 民主不是自由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