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继续加息吗
央行“宣布”加息,表明央行十分慎重地认为,通胀还会继续。要指出的是,许多人(包括相当多经济学者)都以为加息是抑制通胀的举措。那不对。通胀必然是多印钞票和过度放贷引起的。加息只能说明通胀,但绝不能抑制通胀。
还会继续加息吗?
薛兆丰
2004年11月8日星期一《互联网周刊》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十年来的第一次,是大事。虽然上调幅度轻微,但这一步有转折意义。如果只是为了这么一小步,央行似乎用不着酝酿这么久;而既然酝酿了这么久,就令人猜疑这只是开始,加息还会继续。
加息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是贷款利率提高,而由于存贷利率之间的差额基本不变,存款利率也很可能马上跟进。现在各路传媒上的专家评述,几乎都从这两个利率的上调入手,就事论事地讨论加息如何影响存贷、消费、投资、股市和楼市。
这些评论往往不可取,因为评论员们不仅误解了“加息决定”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且没有把加息放到通货膨胀的背景上理解。这两方面的错误很普遍,但我的读者可以避免。
假设你要把房子卖掉,你于是“宣布”一个售价,比如说50万。我问:这房子的售价真是由你决定的吗?可以说是,因为这个价格确实是由你“宣布”的;但也可以说不是,因为售价要真由你决定,你为什么不说500万,而只说50万呢?
事实上,你当然有权“宣布”任何高价,但除非你不想把房子卖出去,否则就不能肆意“宣布”;你所“宣布”的价格,与其说是由你“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你经过市场调查后向潜在买家“汇报”的。这才是到家的价格理论。
同样,利率是由央行“宣布”的吗?可以说是,央行昨天就“宣布”了新的利率,美国的格林斯潘隔三差五就“宣布”调整利率。但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经济汇总指标可以通过某个人的“宣布”而变成现实?
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任何央行关于利率的“宣布”,其实是“向社会汇报”,而不是“自行作出决定”。利率是个综合的货币指标,同时反映了全社会的“不耐程度”和“预期通胀程度”。如果社会上人人都急不可耐,怀着有酒今朝醉的心态,那么利率会上升;而同时,即使不耐烦程度不变,但预期通胀增加,那么利率也同样会上涨。
大家现在浏览一下关于加息的评论,只要有意无意把加息看作是央行的自主决定的,就是深深误解了;要是把加息看作是央行试图平息通货膨胀的举措,那就是错上加错。经济的基本面不可能由个别人酌情决定。
这次央行最后决定“宣布”加息,说明了一件事:中国存在预期通货膨胀,而这预期通胀一时半会还压不下来。央行宣布加息,是要配合未来的通胀政策!加息是顺应未来的通胀趋势,在名义利率里体现该有的预期通胀率,如此而已。
中国过去十年成功地抑制了通胀,逐年减息正是预期通胀率下降的体现。但从去年起风向变了。这些天我也在等央行是否决定加息的消息,但确切地说,等的不是央行的“决定”,而是央行关于预期通胀率向社会作的“汇报”。
央行“宣布”加息,表明央行十分慎重地认为,通胀还会继续。要指出的是,许多人(包括相当多经济学者)都以为加息是抑制通胀的举措。那不对。通胀必然是多印钞票和过度放贷引起的。加息只能说明通胀,但绝不能抑制通胀。要压制通胀,只有一条路,就是少印钞票和收紧银根。那是痛苦的过程,但其他手段无济于事。
我们要分析加息的后果,就不能把眼光盯在加息上,而要把眼光盯在央行之所以要加息的原因上。既然加息是因为通胀引起的,我们就不能只是问加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而必须问通胀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单从利率看,加息会使按揭价格上涨,从而抑制房地产交易,使房地产的库存变成所谓的“泡沫”;但如果通胀真的来临,那么房地产就只会显著看涨,而不会因为毫厘的利率增长而萎缩。单从利率看,每个人的存款都有更高的利息收益;但如果通胀真的来临,那毫厘的利率就弥补不了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单从利率看,加息可以有助冷却贷款投资;但如果面临通胀,加上借款人可以凭其他行政或人际关系借款,到期还可以赖帐,那么加息就控制不了所谓的“过热”。
从去年开始,我在这个专栏说过多次,中国要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和“通胀兼加息”两个方案中作出选择。央行的加息决定,表明中国至少选择了后者(可能二者皆选)。既然迈出了这国际触目的一步,大概不只这一小步。
相关阅读: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