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美国“社保”进退两难

Posted on 星期三, 9 5 月, 2007 at 11:31 上午

长远而言,这些债券则靠政府削减开支、激励私营经济从而保持财政盈余来偿还。只有这样,才能让管理养老金的私营代理在法律的监督下自由竞争,从而提高资金回报率;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民选择生活方式和投资方式的自由,改变“人人皆用别人钱”的现象,让长者不仅富足,而且体面地度过晚年。 

美国”社保”进退两难

薛兆丰
1999年2月4日

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法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政府从就业者的薪俸中抽取一定的金额,放到社会保障基金中,用以资助退休人士,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素质。

然而,这套实施了60多年的制度,跟其他许许多多的政府项目一样,也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的忧患。它的问题主要出在四个方面:

一、随着医学进步和出生率下降,“供养比率”直线下降。1950年,平均每16个缴付薪俸税的人供养1个老人;到1997年,每3.3个缴付薪俸税的人供养1个老人;预计到2025年,这个“供养比率”将进一步下降到2∶1。

二、“大锅饭”总是不够吃的。领取福利的人难免得寸进尺,而政府为了提高民望,也往往乐善好施,结果导致政府在退休福利保障方面的开支与日俱增,难以为继。

三、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从工资中扣除的养老金比例直线攀升。60多年前实施这套制度时,政府平均只抽取就业者工资的2%,到现在已上升到12.4%,而这并不包括其他的税项。

四、众所周知,政府理财的效率,远远不及私人。但是,既然政府已经强行扣除了养老金,人们就自然安于依赖政府的照顾。及时行乐,高枕无忧,是多数人理所当然的对策。随着私人储蓄减少、个人创业和投资的积极性减退,难以估量的潜在经济效益,也随之被埋没了。

为了将这个制度支撑下去,过去不外乎采用两个办法:要么是增加就业者的税收,要么是减少退休人士的福利,包括减少退休金和提高退休年限。

但这是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增加税收就是增加就业者的负担。假如将克林顿建议的庞大医疗保障开支计算在内,就业者就更是百上加斤。另一方面,削减退休人士的福利,在政治上的阻力也很大,因为哪个政党开罪了日益壮大的退休阶层,哪个政党的前途就不堪设想。

为此,克林顿总统想出了一个新办法。他最近在国情咨文中建议,将过去投入到政府债券上的社会保障基金,转移一部分投放到回报率更高的股票市场,以便缓解政府支付养老金的压力。

但是,这个建议马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人们普遍认识到,跟投资于中性的政府债券不同,政府进入股票市场炒作,必然会引发利益冲突。比如,政府不应一边控诉微软公司垄断,一边又充当微软公司的股东;也不应一边钳制烟草公司,一边又指望它盈利。

公开反对的人群中,包括了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他们两人一致认为,惟一的出路是将这套庞大的社会保障制度私有化。

多年来,美国的研究机构和传媒一直在热烈地讨论具体的过渡方案。这些方案的核心,是刚就业的年轻人不再向社会保障基金供款,同时允许已经开始供款的就业者自愿选择离开社会保障计划。他们不必等到退休,就可以随时提前取回曾经缴纳的供款,而政府先以无息债券的形式支付。长远而言,这些债券则靠政府削减开支、激励私营经济从而保持财政盈余来偿还。只有这样,才能让管理养老金的私营代理在法律的监督下自由竞争,从而提高资金回报率;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民选择生活方式和投资方式的自由,改变“人人皆用别人钱”的现象,让长者不仅富足,而且体面地度过晚年。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