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需求定律看文艺的江河日下

Posted on 星期三, 9 5 月, 2007 at 11:02 上午

出版成本下降,影响了出版物的数量和相对质量,尽管整体效果是好的。质量更低的东西让人们多了一些本来没有的选择,因为质量更低的东西,其价格也更低。应该说多一些低质量的东西,比少一些低质量的东西更好。同时,质量更高的东西也更容易得到了,尽管高质量东西比低质量东西的比例下降了。

从需求定律看文艺的江河日下

薛兆丰
2000年2月2日《书城》

需求定律说来浅白,但用得入木三分,就可以妙趣横生。虽然经济学入门就教需求定律,但一些“经济学者”还是会在这个问题上出错。条件反射似地发现错误观点,是学习经济分析的回报之一。

送你劳斯莱斯要不要?

需求定律是:价格(或代价)越低,需求量就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换句话说,价格和需求量绝对不可能同方向变化。

不少人认为“有时候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他们列举说,太便宜的东西没人要;股票价格越上涨,成交量就越大,等等。但这些现象其实只是表明,由于难以迅速了解商品的质量,人们为了寻购质量较高的商品,姑且把价格当作商品质量的标记罢了。人们追求的并不是高价格,而只是高品质。对于品质较高的商品,需求定律同样有效,也就是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

人们追逐名贵的轿车、豪华的服饰、涨价的股票,他们是在追逐气派、炫耀和投资回报。这些商品同样服从需求定律。对于同样一辆劳斯莱斯,只要价格进一步上升,需求量就会减少(不然价格为什么不一直往上升呢?);如果有人免费向你赠送,你就会要得更多,而不是拒绝。

谁造成了短缺和过剩?

只要价格下降,那么需求量就上升,商品总是供不应求、多多益善的,这是无处不在的资源稀缺的现实。但商品的短缺则是另一回事。“短缺(shortage)”是指在某个受到限制的价格上需求量超过供应量的现象。这里要强调的是,与绝大多数以讹传讹的观点相反,经济分析指出:短缺并非供应减少造成的,而是价格定得太低造成的。

短缺并不意味着供应减少。供应不减少也能导致短缺。事实上,即使供应增加,只要通过行政手段把法定价格进一步往下压,也照样可以造成短缺。稀缺性总是存在的,但只有当商品价格的上涨受到阻力而无法到达应有的水平时,才会出现短缺。一旦阻力消除,商品价格能够自由上涨,那么短缺就会立即消失。

同样道理,如果法律要求价格提高到不合理的水平,使得供应量在这个过高的价格上超过需求量,就会出现“过剩(surplus)”。过剩也并不意味着供应增加了,即使供应减少也照样能够导致过剩,办法就是进一步抬高法定价格。过高的定价一旦获准自由滑落,过剩就立即消失。

让我们运用这一原理来评判各种价格管制。只要公务员的岗位供不应求,其报酬就是太高了。如果人们争相租用住房,那么房租就是太低了。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用水短缺,那里水的价格就一定太便宜了。如果飞机座位出现大量空置,那么问题就在于机票太贵,而绝不是“物价专家”所声称的航班过多。航班,永远是多多益善的。

由于一纸命令就可以操控价格,所以政府官员总是热衷此道。但一纸命令并不能改变供应和需求的现状。降低住房、用水、粮食的标价,并不能增加哪怕一丁点儿的供应,而只能迫使人们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支付价格以外的代价,比如排长队、光顾黄牛党、拍马屁、混文凭、购置装水的容器、囤积粮食等等。另一方面,如果机票不能降价,航空公司之间也就只能靠增加服务和赠送回扣来变相降价。竞争并没有消除,只是竞争的形式和成本的组合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古今中外价格管制的一成不变的结局。

谁提高了手机选号费?

需求定律更深刻的含义是:“成本由产品的价格决定。”它是说,生产投入的价值,取决于其最终产品的销售价值。这个结论看似颠倒因果,但其实切中事理。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应该正好相反,他们认为,投入的成本或价值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其实不是那样。不要以为中国电信收取手机选号费,是对用户的盘剥,而取消选号费,就能使用户得益。事实上,不是制造这些号码的成本格外高,而是用户对这些号码的需求格外高,才使得它们的价格上涨。不要怪罪中国电信提高了部分号码的价格,要怪用户自己!

同样,不少“经济学者”谴责开发商在竞投建筑用地时哄抬了土地的价格。事实上,正是住房需求增加,才推高了土地的价格和房屋的价格,责任在“我们”!一件东西的价格所反映的,永远是对它的需求。只有靠开发商供应更多的住房,才能把住房的价格降低。

反过来,故意增加成本并不能提高产品的售价。如果你给旧自行车重新喷漆的成本是1000元,你以为你就能卖这么高的价格吗?如果你闭门炮制一张激光唱片,希望你不要以为你付出的成本决定了它的售价!

文艺为何衰落?

让我们再进一步展示需求定律的洞察力。如果你打算从广东空运一批荔枝到北方销售,那你应当选送优质荔枝还是劣质荔枝?答案是优质荔枝!因为你无论如何都必须追加一笔固定的航空运费,所以优质荔枝和劣质荔枝送到北方后,两者的比价就会缩小,可见运送优质荔枝比运送劣质荔枝更合算。

这个推理可以解释很多同类的现象:优质的加州橙子和葡萄更多地运到了异地;豪华汽车总是出口多于当地销售;国际贸易总是以“奢侈品”为多;在远走他乡的学生里,优等生的比例更大;出色的球队应邀远征的机会更高,等等。解释这些现象的通则是:优质品和劣质品的价格分别加上一个固定的追加成本后,它们的价格比会缩小,从而使得优质品的“全部成本”相对便宜了。

过去人们写一封信的成本很高,通信的数量比较少,所以人们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把信写好,例如练字,提高自己的修辞能力,细心选择措辞,斟酌抬头和落款等等。但现在的电子邮件通信,非常方便,通信量很大,人们写起来越来越随意,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不重要的资料,连偶尔看到的笑话和花絮,都会随手转发给亲戚朋友,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也有人说,要是通讯都必须铭刻在石头上,而不是通过互联网电子化传送,那么我们就可以摆脱大量垃圾邮件的困扰了。

出版成本下降,影响了出版物的数量和相对质量,尽管整体效果是好的。质量更低的东西让人们多了一些本来没有的选择,因为质量更低的东西,其价格也更低。应该说多一些低质量的东西,比少一些低质量的东西更好。同时,质量更高的东西也更容易得到了,尽管高质量东西比低质量东西的比例下降了。

今天文学艺术良莠不齐,甚至江河日下的现象,从需求定律的角度来看,倒是一幅令人宽慰的图景。

注:本文部分内容经授权改编自阿尔钦(Armen Alchian)《大学经济学》(University Economics)。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