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MBA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要把你的目光平均分给台下每个听众,故作不经意地与台下每个人不断进行目光交流(eye contact)。训练的办法是,台下每个人都把手举起来,等待你的目光,直到你的目光连续给了他五秒以上,他才把手放下。以后,一场演讲下来,每个听众都会觉得你重视他。
说说MBA的故事
薛兆丰
2004年12月12日《互联网周刊》
上个礼拜感恩节,有好几天假期,于是把两位朋友请到家里聚会。一位从耶鲁大学南下,五个小时的车程;另一位从杜克大学北上,也是五个小时的车程。两人都在攻读第一年的MBA课程,一见如故,大谈读书经。我在旁边听,觉得有意思,值得说说。
所谓MBA,就是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当代职业经理人的一个标准品牌。不是追求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要练就一身商场拼搏的本领,掌握一套便利同行沟通的语音。用制度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第一堂课教的,是大家认为最后一课才应该教的内容——如何写求职信。诺大的教室,几百号人,一下子变成了人才交流中心;在许多人心目中地位显赫的MBA课程,仿佛只是一个求职培训速成班。
事实上,如何包装自己,如何发掘自己,如何在帮助老板成功地把商品卖出去前先把自己成功地卖给老板,是贯串整套MBA课程的核心内容。不仅是第一堂课,而是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招聘见面会。一个学期下来,职场上的利弊得失,人人都知彼知己,心中有数了。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美国人的数学不如中国人。一般来说,确实如此。中国人数学较好,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来,数学是最中性的学科,而且学习的成本极低,只要一张纸,一支笔,加上反复练习就可以了。相比其他需要做实验的科目,中国人在数学上领先并不奇怪。
然而,在美国著名学府的MBA班上,中国学生的数学并不突出——就读的美国学生,大部分有金融工作的背景,说起什么数理统计、回归分析,个个都得心应手。据说有个曾经考GMAT满分的中国学生,第一次考试成绩就跌出两个标准差以外,我听了都心有余悸。
写作是重要的一环。张五常说过,在语言上的投资是回报最高的。我有体会,而在老美的工作环境,就更是如此。他们重视表达,衡量工作水平的指标,很多都建立信件、备忘录、展示演说、调查报告等文书上。
中国人考试成绩高,比美国人高一大截,但远远不如老美重视写作(包括中文),这是中国人与老美竞争的一个天然障碍。我那位在杜克大学的朋友,曾经写了三页纸的报告,拿到学习小组汇总,结果被融成了一段话,意思却一点没漏。
有趣的是身体语音的培训。你站在台上演讲,目光要稳定,手要放得得体,不能老是做洗手的动作。这我也有体会。凤凰卫视的咨询台开播前,曾经打算请我做节目主持,而试镜时录下来的片断,我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人前得体,很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要把你的目光平均分给台下每个听众,故作不经意地与台下每个人不断进行目光交流(eye contact)。训练的办法是,台下每个人都把手举起来,等待你的目光,直到你的目光连续给了他五秒以上,他才把手放下。以后,一场演讲下来,每个听众都会觉得你重视他。
社交是MBA训练不可或缺的一环。每天晚上都有聚会。说客套话,我认为无聊透顶,但他们得以此训练左右逢源的能力。政经时事、明星绯闻、电影小说、消费时尚,指哪说哪,否则站在那里就象个外星人。
学校对MBA学生一般不提供奖学金,但把他们直接推荐给银行。学生凭入学通知书,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总额为十万美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这笔贷款将在学生毕业后按每月600美元额度分20年偿还。
美国每年制造12万MBA毕业生,可谓多如牛毛。名牌大学和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收入差距甚大。不同的学校,教材和课程几乎都是一样的,但教师不同,同学不同,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入学筛选的标准不同。
大学的功能,有时不在于教育人,而在于筛选人。那些从名校毕业的人后来事业辉煌,往往不是因为学校教育了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具备成功的潜质。名校只是更善于发现人、聚集人而已。当然,我也以同样的眼光看我这两位朋友:他们在学校怎么混无所谓,但在被耶鲁和杜克的商学院选中时,他们在概率上已经奠定了辉煌的前途。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