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的歧见
我不太浏览财经刊物,而习惯地通读其中某些报道或评论的,就只有《华尔街日报》。订阅这份报纸多年,原因之一是我看得懂。英国的《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也赫赫有名,但它们常常夹叙夹议,爱用拟人修辞,还搀杂一些莫名其妙的宏观经济理论,往往弄得我一头雾水。
宏观经济的歧见
薛兆丰
2004年8月21日《互联网周刊》
我不太浏览财经刊物,而习惯地通读其中某些报道或评论的,就只有《华尔街日报》。订阅这份报纸多年,原因之一是我看得懂。英国的《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也赫赫有名,但它们常常夹叙夹议,爱用拟人修辞,还搀杂一些莫名其妙的宏观经济理论,往往弄得我一头雾水。
一般而言,《华尔街日报》强调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凡事要在直觉上为人把握。它们半个多世纪前就定下了很强的编辑方针:编辑看不懂的记者必须重写,而经济理念一以贯之,做到五十年不变。其他的财经刊物,编辑原则较宽松,记者和评论员自由发挥的余地大得多;而这几十年新兴的经济理论层出不穷,记者的思想于是五花八门,在刊物上也就看到百花齐放了。
因为关心中国的宏观经济局势,到处找资料,昨天又拿起《经济学人》,读了当期的社论。印象不改:还是一段话可以挑出三个绝对不同意的观点。这令人感慨:经济学为什么是这样,连基本的共识也难以达到。
中国经济出现过热,而所谓过热,不是别的,就是通胀。就是这么简单。但市面上流传的分析文章,包括刚才提到的《经济学人》社评,一概在说中国政府可能会采用加息的办法来压抑通胀。这肯定是错的。
是的,无论哪个国家出现通货膨胀,我们都见到其中央银行加息的举措。很多人——甚至包括中央银行的官员——都以为,加息是一种压抑通胀的有效措施。但实际上,加息只不过是通胀的结果,而低息并不是通胀的原因,所以加息并不能压抑通胀。天气转凉就必然要添衣,但添衣不会使天气回暖。
大家明白,“真实利率”相当于“现货之价”与“期货之价”的比值。因为生命苦短,人人都急不可待,今天一个苹果的价格(现货之价),一定高于明天一个苹果的价格(期货之价),所以这两者的比值就永远大于一。真实利率永远是正数,这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即使在完全没有货币的原始社会,也照样成立。
问题是,在有货币的社会,利率往往用货币单位来衡量,所以货币总量的波动,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名义利率”的读数。如果真实利率是3%,而预期通胀率是5%,那么“名义利率”就是8%;而如果预期通胀率是-5%,那么“名义利率”就是-2%,即所谓的“负名义利率”。
在发生通货膨胀时,银行宣布提高利率,完全是迫于无奈,完全是因为预期通胀率提高了,所以必须把名义利率作同步调整的缘故。只要预期通胀率调高一个百分点,“名义利率”就必须调高一个百分点。但提高名义利率,并不能倒过来影响预期通胀率,更不能抑制通货膨胀。
这篇《经济学人》社评的第二个错处,是误解了通货膨胀的根源。中国近年的经济确实发展迅猛。按照这篇社评的的统计,过去三年,三分之一的全球经济增长来自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美国的两倍;中国官方公布的GDP增长率是9.7%,而按某些专家估计则达13%;中国工业增长了50%,而美国则出现萎缩;去年中国消耗了全球40%的水泥产出,而三分之一的石油消耗增长也来自中国。
然而,快速增长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忧虑,再快一点更好。无论怎么增长,都不会导致货币量增加。假如货币总量不变,我们看到的恰恰不应该是通胀,而应该是通缩,是物价越来越便宜,而质量却越来越高。
但事实上,中国持续多年的通缩现象已经在过去一年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通货膨胀的苗头。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人民币货币总量的增长速度,很可能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否则就不应该出现通货膨胀。这才是值得忧虑的地方。
这篇《经济学人》社评的第三处不妥,是它认为中国经济的硬着陆(即猛刹通胀率)会伤害邻国经济。这是莫名其妙的。物价上涨,并不一定表示繁荣昌盛;而物价下降,更不意味着贸易量萎缩。为什么说中国控制通胀会伤害邻国经济呢?难道中国出现通货膨胀,就会有利于邻国?
我认为该社论的作者,分不清什么是“名义”的度量,什么是“真实”的度量。不错,没有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在数字上的确没那么好看,但仅此而已。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才是健康的经济,健康的经济对内对外都是有益的。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