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价为零,并非免费
空气或许是免费的,但货币肯定不是,日圆当然不例外。即使人为地将日圆的标价(利率)定为零,它也绝不会因此变得可以无限供给。为了取得这些虽标价为零、但仍然稀缺的货币,人们就必须付出其他的形式的成本,比如跟银行拉关系的成本,就一定少不了。
标价为零,并非免费
薛兆丰
证券时报·财经周刊,1999.3.6
日本的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过少的日圆追逐过多的商品和服务。为了刺激消费,带动生产,日圆利率被一再调低,现在已经接近于零,到了降无可降的地步。然而,这一招显然已经无效。既然日圆供应不足,那么降低利率来舒缓银根,有什么不妥?
这要从利率的含义说起。在自由市场中,货币的利率是由对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反映了市场对储蓄和投资的偏好,企业则根据贷款利率这个指标,迎合市场偏好的变动。在货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货币的利率应该上升,反映出资金短缺的程度。只有那些效率足够高的企业,才有资格取得资金。
这跟假如水的供应不足,水的价格就会上升,只有那些能够付出足够高的代价的人才能得到水的道理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假如人为地降低水的价格,不仅不能增加水的供应,反而会妨碍了市场对水的有效分配。同样,人为地降低货币的价格——利率,不仅不能缓解货币供应的不足,反而会通过偏低的利率,向企业传达错误的信息,使企业的行为进一步违背市场的意愿。
空气或许是免费的,但货币肯定不是,日圆当然不例外。即使人为地将日圆的标价(利率)定为零,它也绝不会因此变得可以无限供给。为了取得这些虽标价为零、但仍然稀缺的货币,人们就必须付出其他的形式的成本,比如跟银行拉关系的成本,就一定少不了。
在日本,谁跟银行最要好呢?是大企业和房地产业,它们一度闪耀的光芒,依然被接受信息较慢的人群传诵。似乎,扩大规模就能提高效益,对几个亏损的小企业进行一番组合就能妙手回春,舢板捆绑起来就成航空母舰;似乎,房地产就是最抗风险的行业,因为眼见为实,“无论如何,东西还在”。
到处都能听见这样的传说,但事实并非如此。企业的规模应该是市场竞争和试错的结果:企业规模过小,会增大企业间在市场上的议价成本;企业规模过大,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成本会急剧上升;当企业的管理成本超过市场议价的成本时,企业就应该停止扩张。
然而,正如上星期《经济学人》所叹息的:日本大公司的雇员实在太多了,直到最近,才开始裁员;这些大公司对厂房和设备的资本投入也实在太密集了。即使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如预测下降15%,也仍然大大高于其他同等国家的水平。
同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正是房地产“不保险”的明证,正好打破了房地产不败的迷梦。房产急剧增值的例子很多,但暴跌成为废墟的例子也不少。房地产与其他产品本质上并无二致。要知道,巨额亏损也是可以巍然坐落在那里,以便你眼见为实的。
日本的基建商人与政党及银行一向沾亲带故。政党愿意一再举债以投入基建项目,预计今年三月结束的财政年度政府赤字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银行则宁愿接受房地产的抵押,而不重视企业的实际收益率,这不正是拜政府人为地压低利率所赐吗?
日本的困境,不是利率过高,而是缺乏优质的借款人;不是大企业还不够雄厚,而是缺乏大量灵活高效的中小型企业。必须经历痛苦的产业结构改革,否则日本就从此衰落。
给作者留言(不公开):